不是有钱就一定是超级玩家,烧钱绝对不是能力的体现。前两年,国内频频上演价格战,资本对英超、NBA等国外头部赛事版权趋之若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本土优质体育版权资源稀缺。非理性的体育版权价格战带来的恶果已经显现,并促使行业深思和回归理性。
“优爱腾”是无可争议的三巨头,它们背后是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这三大互联网巨头对于体育产业的布局和投入。
优质体育版权,可以吸引大量用户,增加收费会员,带动衍生服务消费,从2014年开始,体育版权成为各路资本竞逐的焦点。
最夸张的是蒙眼狂奔的乐视体育,以扫街方式拿下300多个国内外赛事版权。那时蒙眼的不只是乐视体育,整个行业都很疯狂,资本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
乐视体育最为典型。当年13.5亿买下中超版权,最终一共才收回5000万,投入与产出比例极为悬殊,乐视体育在成为旧秩序的破坏者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新秩序并最终倒下。
乐视体育之后,腾讯体育、苏宁体育这样的大佬也加入进来,国内版权市场又开始为之一变,走入了平台整合、高度集中的新态势。
阿里系除了优酷,还有苏宁体育。需要转嫁巨额版权成本的苏宁体育选择引入阿里投资,旗下PP体育和优酷展开合作。
7月19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苏宁体育A轮融资,融资额达6亿美元。而腾讯体育则在2015年5月,以5年5亿美元价格签下NBA网络独家直播权。
优酷是“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中,唯一获得世界杯转播权的平台。世界杯、CUBA、CBA,背靠“阿里系”的优酷,已经吹响了布局体育内容领域的号角。
就苏宁体育而言,大面积采购版权有他的战略考量,它希望通过优质版权打开市场、聚拢用户,出于这样的思路,前期的大投入可以理解,苏宁体系下拥有很多实业,可以去支撑版权领域的投入。
但是,苏宁体育拿下2015-2019年5个赛季西甲中国区独家全媒体版权已经被提前解约,原因是西甲联盟认为苏宁并未帮助西甲带来更大的联赛覆盖率以及球迷影响力。
西甲版权被当代明诚接手。今年3月,当代明诚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获得2017-2022年5个赛季西甲联赛以及最近两个赛季西班牙国王杯(不含决赛)的全媒体版权。
具体操作如下,今年8月,爱奇艺与当代明诚旗下新英体育共同出资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对外以“爱奇艺体育”的品牌运营。
当代明诚从去年开始计划与苏宁体育成立合资公司未果,遂把旗下拥有不少优质体育赛事版权资源的新英体育“嫁入”爱奇艺,可谓给内容找到一个好出口。
爱奇艺与新英体育联姻,拿下足球内容领域最具含金量的欧洲五大联赛,以及欧足联、亚足联各项国家队赛事版权;腾讯则拿下NBA、美国大学联赛NCAA转播权。
当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纷纷意识到一个问题,收入根本无法填平巨大的版权投入,强强联合成为一种趋势。
爱奇艺体育定位于综合性体育内容平台,爱奇艺、当代明诚、新英体育的版权资源都注入到了爱奇艺体育当中。
但与苏宁体育相比,爱奇艺体育的估值还是有较大差距。不过着眼未来,这并不重要,增加用户黏性才是版权运营方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优质体育赛事版权目前分成两大阵营:阿里系的苏宁体育拥有2019-2022赛季英超独家版权、2018-2023赛季德甲独家版权以及中超、WWE、UFC等版权;百度控股的爱奇艺体育拥有2017-2022赛季西甲版权、2018赛季英超版权、2021-2028 年亚足联赛事(包含8个赛季亚冠、2023和2027两届亚洲杯以及2022和2026两届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以及网球ATP、WTA赛事。
优酷作为阿里系和苏宁体育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与苏宁体育旗下PP体育围绕体育内容展开深度合作,合力打造优酷PP体育联运平台,并在会员品牌和服务等多个领域进行强强联合。
腾讯体育则把重心放在NBA篮球赛事上。作为篮球世界中最重要的版权,NBA一直也是各路资本觊觎的对象。但如今NBA网络转播权,被腾讯死死攥在手里。
腾讯体育先是以5年5亿美元拿下NBA独家网络播放权;又在上赛季开赛前的最后时刻,压轴成为CBA媒体合作伙伴。加上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以及国际篮联FIBA旗下的各项国际篮球赛事,腾讯已经成为汇聚世界顶级篮球赛事版权的第一平台。
进入寡头对决时代。爱奇艺、腾讯和优酷这三家覆盖人数排名前三,而从公开的会员数来看,三家数据也比较接近。
传统意义上对体育版权的投资和分销已经不能满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即使把国外的赛事版权拿过来,做得再好,也只是给他人做嫁衣。
比如足球,可能有多个公司在运营同一个项目,最终谁能活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传播得更广,谁的影响力更大。
从欧美国家情况来看,体育赛事IP发展都要有一个漫长的培育期。无论是NBA,还是英超或环法自行车赛,都至少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才有了今天的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国体育产业,除了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赛事遍地开花外,还有3X3 篮球、5X5足球、以及搏击等项目的原创赛事,正在不断做大。
最具代表性的是新浪体育,3对3黄金联赛、5对5足金联赛,玩的不亦乐乎。新浪体育作为一家互联网媒体平台,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商业回报方面,优酷击败腾讯,狠砸16亿人民币抢下世界杯独家网络转播权,收益方面优酷只字未提。无独有偶,腾讯也未公开过CBA转播权的收益情况。
据腾讯《棱镜》援引知情人士称,苏宁体育2018年版权成本高达40多亿,会员收入短期并不多,广告收入最多2个多亿。
在巨大投入之后,如何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以及版权变现成为体育平台的共识,此前的一些过往也证明,单一平台很难消化所拿下的天价版权,要想利益最大化,抱团取暖远比一家独大更容易走通。